课题批准号:2015GXJK209
课题类别: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学科分类:教育学
课题负责人:冯秀梅
主要成员:胡胜铭、邓丽群、毛阿兰
一、成果及研究方法特色
本项目希望在华商学院今后校园的公共空间建设中,从校园公共空间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及对校内学生素质影响及校园文化传承的视角,提出融合校园文化的公共空间设计的修改及调整方案。形成《校园户外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校园品牌文化建设探讨—以华商学院为例》论文,并在品牌研究杂志进行发表。
1.研究定位方面
项目选题较为新颖,从高校文化建设导向的角度对校园公共空间构建进行研究。且项目对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仅是强调景观环境美感的设计,校园环境设计需要简约大方,还要便于维护。项目更注重公共空间使用人在公共空间环境的行为特征,包括心理体验,及更多的互动行为和自发性行为的产生。
2.指导理论方面
本项目的校园公共空间构建理论主要依据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理论。其理论主要受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的影响。涉及的专业有:建筑规划、教育学、环境心理学、材料学等。其中考量及运用最多的为环境心理学,也叫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与周围各种尺度的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对环境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环境政策、规划、设计、教育等手段,改善生活品质。本项目着重其对物质环境的设计和教育手段,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视角,注重公共空间环境的引导、影响、教育作用。希望改进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对大学生行为活动进行引导和启迪,进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3.研究方法方面
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法,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大学文化建设育人功能分析、校园公共空间与行为心理互动分析、空间使用者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分析、校园文化建设环境依托分析、公共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分析。首先,进行理论分析,为校园公共空间构建校园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形成初步的研究框架;其次,对华商学院公共空间在校园文化融合,校园文化建设层面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再次,根据华商学生心理和行为需求及互动机制,结合华商校园文化特色,确定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及思路;最后,实地调研众多院校、休闲公园及文化小区,收集其公共空间设计的创新理念和方法,调整和改进华商校园公共空间设计,进行总结梳理,分析研究成果特色和推广意义。
4.资料收集方面
项目的完成离不开校园师生的参与。首先,在校园生活和学习的师生对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最具有发言权。在调查问卷的收集中,我们收集在校师生反馈的问题,听取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在公共空间的改进设计方面,发挥我校师生资源,举办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的图文大赛,征集学生的公共空间设计理念以及作品。使得校园公共空间设计更贴切使用人的使用心理,真正做到人性化设计。
该论文在华商学院实地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户外公共空间进行解析,提出切实的调整修改对策,为华商户外公共空间促进校园品牌文化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得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更加人性化更具有校园文化传承的意义。
二、成果主要观点
校园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很大促进作用。校园环境发挥其物质和文化功能,对师生产生思想、文化等精神层面的影响,成为具有文化内涵和品牌特色的校园景观。满足校园品牌文化建设的户外公共空间的设计除了美观、实用外,需遵循的原则有:1.公平、平等的原则。近年来,华商学院教学楼入口都加装了无障碍通道设施,为行为不便的师生提供了便利,体现了对残疾人,老年人及行动不便人群的尊重和友好,体现其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色。2.人性化原则。校园户外公共空间及其设施应符合师生的人本需求,能引发师生更多的逗留和互动交流等自发行为。3.多样化原则。校园应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场所的交往空间,满足其生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需要。4.认同归属原则。大的层面来看,校园整体景观能让师生产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小范围的专属活动区域能让参与的师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及心理认同。
论文提出完善华商学院户外公共空间设计的对策有:
1.设置景观庭院,提升场所意境
2.增设户外桌椅,促进学习氛围
3.开发英语角,营造主题空间
4.扩增户外宣传廊,打造宣传手段和舆论载体
5.开发楼间庭院,推进第二课堂
6.创建多层次道路交通,满足多样化心理需求
校园户外公共空间环境是高校学生在校园课堂学习、研究之余获得精神愉悦及学习动力的重要场所,其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文化和感知方面交流与互动的场所和平台,能有效调节大学学习生活的节奏,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丰富大学生校园活动,形成积极愉悦的精神面貌。进而完成对本校精神文脉的领悟和传承,最大限度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三、研究价值
此项目促进人们对校园公共空间设计中,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和学生精神理念影响作用的思考。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涉及专业、学术和名师的建设,还包含校园物质环境的引导和熏陶。校园环境能否让学生离开电脑,自发开展更多的社会活动?能否促进学生的互相观摩、学习?能否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以及交流、讨论和思辨的平台?能否促进更多的具有华商校园文化特色的校园活动的开展?有赖于校园公共空间的设置。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设置满足师生心理需求和生理特质的交流空间、逗留空间、展示空间、互动空间和思辨空间,提升学生活力,形成积极的心理和精神面貌,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值得大家探讨和投入的方面。
本项目的成果结合华商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公共空间构建进行研究,为华商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提出修改和调整的方面,旨在改善师生生活与学习空间,让华商学院校园真正成为一个集学术交流沟通、精神氛围感悟、道德品质传承及文化气质涵养的空间环境。同时以点带面,为同类院校校园公共空间建设和规划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