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下午,中国管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招忠教授主持的校级重点培育项目《老子社会治理观对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的借鉴研究》在暨南大学古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会议室顺利开题。开题报告会邀请了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陈广恩教授,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森平教授,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石沧金教授,暨南大学哲学所讲师罗启权博士担任评议专家。课题主持人李招忠向与会专家汇报了广州华商学院重点课题研究设想和实施计划。
李招忠教授从课题深度解析、研究聚焦的三个重点问题、课题的创新点、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三大理论难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预期研究成果等方面详细向专家们进行了汇报。本课题通过深度解读老子自然、无为、虚静、不争等思想,对老子管理思想的智慧加以继承并经世致用,将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和实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提升中国当代公共治理水平。本课题研究三个重点问题,即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中国多元主体治理的现实价值,老子无为思想对公权力监督制约的思想启示,虚静、不争、无欲无私等思想对当今官德修养的借鉴。全方位研究老子思想对当代中国公共治理借鉴,可以拓宽老学研究的学术视野和学术空间,有助于推动老子思想与党的创新理论相结合。试图解决的三个理论难题是自然与道在老子思想中的位阶谁更高,如何厘清老子的道、自然、无为、寂静、不争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调和与化解老子弱势社会治理思想与当今强势公共治理之间的张力。
李招忠教授汇报后,各位专家进行了认真评议,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他们一致认为,从李招忠教授主持的广州华商学院重点课题《老子社会治理观对当代中国公共治理借鉴研究》开题报告可以看出,该重点项目选题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将老子哲学思想与现代公共治理理论相结合,特别是将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虚静”、“不争”等核心思想应用于公共治理的场景中,运用传统哲学与现代治理的研究视角,开拓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治理理论中的应用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研究计划从“治理主体自治”“公权力监督”“官员权力观”以及“官德建设”四个维度进行分析解读老子思想,很有新意。可见,本课题组研究聚焦的几个重大问题抓准了研究的核心和焦点,研究方法切实可行,研究思路清晰明确,提出的研究方案具有可操作性,沿着这个思路和方法,能够保证本课题顺利完成,因此同意开题。
同时专家组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如是否可以考虑增加“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即把比较范围扩大到世界性百家争鸣,或许能更好彰显老子思想在现代公共治理方面的独特性,进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性、主体性,同时研究内容是否更加贴近基层公共治理。
本次开题报告会上专家们提出的建议,对课题组今后抓住核心问题进行研究、改进研究方法、更加贴近本课题进行探究都很有裨益。
来源:中国管理文化研究中心李招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