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南海国家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24年8月正式获批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服务于我省及国家文化与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充分发挥基地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根据《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本中心现发布《2024-2025年度科研课题征集公告》,具体事项如下。
一、课题指南
本年度课题设立4个研究方向,申请人可结合自身专业和研究领域,围绕以下研究方向自拟题目:
1、命运共同体与环南海国家华人文学发展研究。
2、粤港澳大湾区与环南海国家华人文学互动研究。
3、广东地域文化与环南海国家华商文化“环流”研究。
4、客籍文化、潮籍文化和东南亚华文文学与文化研究。
二、项目类型与资助额度
项目资助经费在课题立项后即拨付50%,剩余50%在课题结项验收合格后拨付。结项成果经学术委员会认定为“优秀”的项目,基地将继续支持申报人开展后续研究,并适当加大资助力度。
项目代码 |
项目级别 |
资助经费 (万/项) |
建设周期 |
ZD2025 |
重点项目 |
6 |
2年 |
YB2025 |
一般项目 |
3 |
1年 |
ZC2025 |
自筹项目 |
0 |
2年 |
三、课题结项要求
基地自设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自筹项目。项目申请人应根据申报的项目类别选择一种成果类型作为项目结项的方式。各个项目的研究成果须标注“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环南海国家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成果的第一作者单位需为“广州华商学院环南海国家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一)重点项目
基地设2024-2025年度重点项目,每个项目资助额度为6万元,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重点项目在结项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发表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或发表CSSCI类期(集)刊论文1篇。
(2)提交1篇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获省级及以上政府或有关部门吸收借鉴,并以文件或公函形式转发。
(3)正式出版专著1部(15-20万字)。
(4)主持横向课题,且到位科研经费文科20万元以上。
(二)一般项目
基地设2024-2025年度一般项目,每个项目资助额度为3万元,实施周期1年。一般项目在结项时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发表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2)提交1篇研究报告,成果获市区级以上教育部门吸收借鉴,并以文件或公函形式转发。
(3)主持横向课题,且到位科研经费文科10万元以上。
(三)自筹项目
基地2024-2025年度自筹项目主要面向基地合作单位,可以由申报人依据个人的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自行设计题目进行申报。研究经费由项目申报人自筹,每项不少于1万元,具体金额由项目申报人确定。
四、申报条件
1、本次课题公开招标,校内与合作单位人员均可参加,鼓励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
2、重点项目申报者应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若不满足上述条件,须在CSSCI期刊或SSCI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相关论文至少1篇,或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一般项目申报者应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且具有全过程参与省级及以上课题的经历,并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3、鼓励在相关领域已有较好的前期积累的学者申报选题。每个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应再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本次招标的其他选题。
五、申报程序
1、申请人登录广州华商学院科研处官网或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官方公众号,下载附件材料填写《环南海国家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项目申请书》,按有关要求填报。
2、申报材料与时间:
(1)申请书一式3份,统一用A4纸印制,左侧装订,在2024年12月8日之前报送至广州华商学院创新楼2楼中庭办公室。
(2)《申请书》电子版,发送至:928949724@qq.com。word文件无需压缩,文件名称格式为:“申请人姓名+2024-2025年度项目类别申报材料”,例如“张三+2024-2025年度重点项目申报材料)”。
3、基地将按照《广东省重点基地环南海国家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的规定进行评审和管理。课题负责人接立项通知后,与基地签订研究项目任务书(或课题合同)。
六、其他要求
1、申请者应认真查阅本公告,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2、申请者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即取消申报资格。
3、论文认定参照《广州华商学院科研成果认定目录》,详情参见https://kyc.gdhsc.edu.cn/
未尽事宜由环南海国家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负责解释。
联系人:车珂欣,电话18030222996,地址:广州华商学院增城校区创新楼2楼中庭办公室
环南海国家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2024年10月15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