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扬长补短 建设新型高校智库

2020-05-06 徐宁

作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高等院校作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应把握时代机遇、找准自身定位、主动发挥优势,组织力量积极参与新型智库建设。  

高校在智库建设中具有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对外交流广泛等优势,但也存在体制机制僵化、考核激励导向单一等问题。建设新型高校智库,应以服务中央和地方政府决策为根本导向,着力提升研究能力,确保研究成果务实管用。  

对标中央要求与实践需求,概括而言,高校建设新型智库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长项与短板。  

理论性研究较强而应用性研究不足。理论性研究的目的是发掘知识与发现规律;应用性研究的着力点在于通过专业研究来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由于目前高校采用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主的成果评价体系,大部分学者的关注点仍放在能否取得理论研究进展及发表高级别论文的数量上;而智库必须聚焦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发展走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非对立关系,而应相互促进、相互转化。高校在建设新型智库中具备明显的理论性研究优势,如对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和储备性研究的能力等,但如何将该优势有效地转化成智库研究所要求的应用性研究能力,需要高校从研究氛围、激励导向和体制机制上进行探索和创新。  

个体研究居多而协同研究不足。很多高校学者进行研究时,习惯以自身的研究兴趣为主要考虑因素,对某个锁定的研究领域进行持续深入挖掘。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学者,从事研究工作往往主要依靠个人或同领域团队的智慧与力量。而智库研究需要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跨职业的协同与合作,这恰恰是高校学者需要加强的。  

新型智库建设必须以服务决策部门需求为导向,聚焦主题,突破传统的研究模式,开展协同研究。对于高校而言,特别要注意进行跨领域合作,将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实践领域的相关人士整合进来,在发挥高校在理论基础、分析方法、研究平台、科研队伍等方面优势的同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协同研究。  

研究的深度突出而速度不足。高校学者擅长深入挖掘分析的传统研究方式,而往往忽略研究的时效性与应用性,对现实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紧迫性问题关注不够或者反应较慢,在进行智库研究时,其研究成果难以满足时效性要求。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研究深度是智库研究的“基石”。高校建设高端智库,应当首先坚持其研究的“专”与“深”,聚焦某个领域或某个重要问题,在夯实研究基础、拓展研究深度的同时,保持对时势问题和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与关注度,基于坚实的研究基础对当下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分析、研判、跟踪、评估,形成研究分析报告,用其专业、深入、理性的研究成果支撑政府决策、引导社会舆论、引领公众认知。  

学术语言能力较强而语言转换能力不足。高校学者习惯使用学术化的表达方式,注重概念表述的准确性,逻辑推演的严密性、完整性以及论据的有效性与支持性,部分文章中还大量使用模型、计量等专业性强的术语,仅有专业人士才能理解。  

智库研究成果的受众包括非专业人士,因此智库的研究者应当具备学术语言转换的能力:了解政府部门的公文表达方式和社会大众所能接受的通俗表达方式,使学术研究成果易于被受众接受。  

研究力较强而运营力不足。新型智库的研究是包含选题、调研、分析、行文、成果转化等各环节在内的完整“研究链条”,靠学者“单打独斗”无法实现,需要充分整合政府、学者、媒体、社会组织等力量,以实现咨政建言、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等职能。  

高校的智库运营涉及行政、人力资源、传播、媒体、公共关系、国际外交等各方面。比如,在研究选题和调研方面,应充分注重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对接联络,让参与研究的各方相互了解、深入合作,并进行有效整合;在研究的应用环节,应注重与政府决策部门的合作。在研究人员的遴选、培训、考核等方面,运营能力十分重要,这些却是高校研究机构经常忽略的。  

鉴于以上分析,对高校建设新型智库提出以下四方面建议:  

创新完善成果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评价体系都是基于教学效果、发表论文、申请国家项目等方面建立的,难以有效激励学者积极参与智库研究。建议在高校研究人员体系里建立“智库专区”,开辟专属智库研究人员的晋升通道,对智库类成果(如决策咨询报告、重要媒体发文、社会舆论引导、公共外交成就等)进行多元化评价考核,建立区别于传统科研成果的分类评价制度。  

搭建互动平台。高校应积极为智库研究人员搭建与政府决策部门的互动平台,让相关领域的学者参与政府决策咨询的各个环节,如政策论证、评估,政策调研、研讨等,做到信息共享、问题共研、政策共制、效果共评;加强与社会实践主体的互动,从研究选题、数据采集、现状调研、政策评估等方面形成与研究对象的沟通与反馈机制;注重与传播媒体的合作,让智库专业、理性的声音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声,引导社会认知。  

建立“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方面高校应对自身的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在招聘、选拔、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设定一系列类似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和做法,引导学者围绕智库的需求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要着力构建“大外围”的智力资源体系,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对不同领域、不同职业、不同界别的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促使其在参与智库研究中更好地发挥所长。  

提升智库运营团队的专业性与职业化水平。应摒弃高校传统的行政管理思维,对运营团队“去行政化”。要因校而异,因需设岗,选拔专业人士,并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待遇,注重绩效考核和激励。同时,实现运营团队的职业化,搭建晋升通道,提升其人力资本价值,让运营力成为智库研究力的重要支撑。  

(作者:徐宁,系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