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管理 >> 正文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公报:王海燕(2017QWNCX211)

2022-10-26 

课题名称: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课题批准号:2017QWNCX211

课题类别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学科分类: 管理学

课题负责人:王海燕 助理研究员 经贸学院

主要成员:张秀丽、高亚丽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3月16日,我国实名注册志愿者总数达到1.69亿人,志愿团体116.36万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间22.68亿小时。从脱贫攻坚的田野间,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再到广大群众身边,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星火成炬,他们温暖了别人,也照亮了世界。青年志愿者是志愿者的主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是当代青年学生进行社会化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也是社会治理(第三次社会分配)的重要内容。参与志愿活动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参与比例逐渐上升,从数量来看,志愿服务有了很大发展。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质量不高、持续性不强等问题,这无疑影响志愿服务质量提升,进而影响学生继续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该课题立项的预期计划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不高、持续性不强等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

(二)理论基础

研究发现大学生参与志愿的动机是影响志愿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前人研究,志愿动机一般可以分为利己、利他两个类型。关于青年志愿动机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动机不是纯碎的利己和利他动机,而是多元复杂的;同时志愿动机往往并非原生的,而是变动的。关于志愿者动机的变化,前人研究也提供了很多思路,从宏观角度看,平等的文化价值观与利他的志愿服务动机密切相关。从微观视角看,人口学变量、人格变量、组织变量、社会情境变量等;认同感、亲社会行为角色等;服务对象、志愿者、志愿组织等这些因素都对志愿动机产生影响。同时,有学者运用管理学的计划行为理论(TPB),引入个人规范、责任归属、情感和自我认同等概念,对志愿行为进行分析。用“移情”“利他”“亲社会行为”来评估志愿者的亲社会行为。有学者运用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框架进行分析(SDT),认为志愿行为的利己利他动机可以通过不同路径,从外在的控制性动机转化为内在的自主性动机。国内新近研究将志愿动机整合为“模糊”-“清晰”分析框架,认为信息效应、价值效应、模范效应在志愿者动机的分化与满足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在不同的效应下产生不同的利己利他志愿行为。在这样的基础上,研究认为志愿动机是志愿者个体和志愿环境互动的结果。同时,青年志愿者的志愿动机中不仅含有利己的动机,如增长能力、锻炼自己、争取加分、出国需要、测评需要、学校要求等;还包括利他动机,如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了解社会等。所以,青年学生的动机是多元且变化的。那么在实践中,应该设置符合青年志愿者动机特征的环境或者情境,让大学生从综合的动机走向更多利他动机、从利他动机走向可持续利他动机。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青年志愿动机研究

1.1志愿动机研究

1.2青年志愿动机特征分析

2.个体-环境互动理论

2.1个体-环境互动理论

2.2个体-环境互动理论和志愿动机分析

2.3青年志愿动机动态变化模型

3.青年志愿动机变化情境分析

3.1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的青年志愿动机演变

3.2可持续理论视角下的青年志愿动机演变

3.3认同视角下的青年动机演变

4.结论和讨论

(二)研究方法

1. 实证研究。课题对广州青年志愿行为动机进行了分析,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考察了青年志愿者志愿动机分布情况(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分为内在、外在动机),同时根据动机是个体和环境互动的产物(B = F ( P·E)),对青年志愿者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的三种情景(自主、胜任、关系)提出了假设,并进行了验证。

2.访谈法。课题为了构建模型,先对资深志愿者进行了访谈,从个体和环境两个方面抽象出核心概念,构建起理论模型。然后通过调查研究,实证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与否。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结论、创新点)

(一)主要结论

1.青年志愿动机特征及其动态模型。调查发现青年志愿者的志愿动机中不仅含有利己的动机,如增长能力、锻炼自己、争取加分、出国需要、测评需要、学校要求等;还包括利他动机,如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了解社会等。实现青年志愿行为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大学生利己的发展需求和利他的社会需求。关键需要设置合适的志愿环境或者情境,引导大学生志愿动机向利他方向转变。

2. 研究发现,在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青年志愿动机在“自主、关系、胜任”的条件下,可以从外在动机转向内在动机;在可持续视角下,亲社会性、初始动机、工作嵌入、工作满意度、自我效能、志愿认同均正向影响志愿可持续性;在认同理论视角下,亲社会性、工作嵌入、工作满意度正向影响志愿认同,进而影响志愿动机;且工作嵌入、工作满意度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二)创新点

1. 研究将管理学自我决定理论运用于青年志愿者动机分析,并对动机变化的情景过程进行验证,一方面强化了志愿行为分析的解释力,另一方面拓展了理论的运用边界。同样,将经济学斯密悖论、交易成本理论运用到志愿行为分析中,也是积极尝试。

2. 研究从青年志愿行为的角度丰富了志愿行为的研究,属于其细分领域,有助于深化对志愿行为规律的认识,使志愿政策制定者、志愿组织都能了解志愿群体的行为特征,减少志愿资源的流失、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

四、研究成果推广的范围

1. 青年志愿行为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志愿激励政策的制定。

2.青年志愿者动机研究可以推广到志愿者组织,通过改善志愿组织的管理,创造“自主、胜任、关心”环境,使志愿动机向内在动机方向演化;同时,工作设置方面要注重发挥志愿者的能动性,让志愿者“嵌入工作”实现自我发展,提高志愿者满意度,实现青年志愿行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主要研究成果目录(成果名称、形式、字数、出版单位或发表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日期)

表1.已发表期刊论文及课题成果一览表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字数

出版或发表单位

发表时间

青年志愿行为动机之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协同策略研究

论文

9000

前沿

2021年6月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ese Young Volunteers' Sustainable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Service

论文

10000

Forest Chemicals Review

2022年3月-4月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志愿者持续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

6200

江西农业学报

(CSTPCD)

2022年6月

青年志愿动机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30000



、该研究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该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理论不深入会导致研究结果不够科学;另外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研究运用了调查研究方法,显然不够多元,另外也因为志愿类的统计数据相对缺乏,所以研究材料不够丰富,方法单一。

对志愿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没有进行研究,如数字志愿、微志愿等现象缺乏认识和研究。数字技术是否对于志愿服务内容、效率、管理、组织结构等产生了影响?同时,数字技术是否会对志愿行为产生影响,产生哪些影响?这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闭